观点集锦 · 医药专场|国泰君安2024年春季策略会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024-05-08 10:44:10

4月23日,国泰君安2024年上市公司见面会暨春季策略会——医药“成长新动能,创新与国际化齐驱”论坛于上海举行。国泰君安医药联席首席分析师甘坛焕、赵峻峰,医药资深分析师谈嘉程、张拓依次分享了行业投资策略。

各演讲嘉宾的精彩观点摘要如下:


甘坛焕-国泰君安医药联席首席分析师

政策暖风不断,产业趋势向上

1.利好政策不断,产业趋势向上

创新药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后续各地配套政策落地可期;集采与行业整顿影响逐步消除,行业经营有望迎来拐点;创新药获批数量快速攀升,新兴技术成果(ADC、双抗、细胞疗法)不断落地,国际化布局开启二次成长曲线。

2.创新药:商业化势头强劲,盈亏平衡点渐近,国产慢病新药迎来收获期

从全球top30畅销药品看,自身免疫等慢病新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多个首款国产新药即将获批,放量可期。已上市创新药销售表现亮眼,药企运营效率提升,亏损收窄,未来3年有望进入盈利周期。

3.中药:政策多方支持,优选强品牌效应和衍生能力个股

中医药的鼓励支持性政策不断,创新转型,中药创新药成为新破局。多款目录内中药医保解限、银发经济及后疫情时代的感冒品类带来新机遇。寻找具有较强品牌效应和强衍生能力的中药OTC

4.估值处于历史地位,精选强创新高成长个股

5.风险提示:集采进度和幅度有不确定性;新药研发和商业化进度有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


赵峻峰-国泰君安医药联席首席分析师

国内国际双轮驱动,IVD行业景气向上

1、国内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国产龙头份额有望提升

阳光挂网采购,联盟集采等控费政策不断推进, IVD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三级医院高端市场,化学发光、高速生化、凝血等品类国产化率较低,随着相关品类集采推进,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国产龙头有望凭借性价比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加速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

2、国际市场:先行者深耕成效显现,陆续步入收获期

刚需驱动下全球IVD市场稳步增长,新兴市场表现更大发展潜力。基于工程师红利和完善配套产业链,国产IVD龙头研发效率和成本优势突出,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我国IVD出海整体处于早期阶段,国产先行者深耕海外市场多年,抗疫红利助力渠道拓展,高端客户持续突破,陆续进入收获期。

3、疫情+集采最大影响已过,估值进入相对稳定期

2023年疫情产品出清,生化/发光集采逐步落地,相关扰动最大冲击阶段已过,板块估值回归产业趋势下的相对稳定期,目前IVD板块多数公司PEG回归至1倍或以下。

4、推荐组合:国内业务增长稳健,出海趋势向上的行业龙头。

5、风险提示:行业监管及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开发和注册风险,海外市场不确定风险。


谈嘉程-国泰君安医药资深分析师

供需共振,新一轮增长周期即将启动

1.准入壁垒极高的稀缺性赛道,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优势不断扩大

血制品行业由于涉及到卫生安全问题,监管极为严格,除白蛋白以外的血源性血制品禁止进口,并对国内企业实施总量控制,新设浆站亦有较高门槛要求,极高的准入壁垒确保了业内良性的竞争格局。近年来行业内并购活动加速开展,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凭借更大的生产规模、更强的浆站开设能力和更丰富的品种,龙头企业的优势有望不断扩大。

2.产销持续两旺,增长空间无虞

得益于供给端单采血浆站逐年增加驱动原料血浆持续增长,新品种陆续获批上市,需求端临床对血制品的认知不断提升,过去近十年间白蛋白、静丙等主要品种的批签发持续增长,在样本医院的销售规模亦持续扩大,白蛋白、静丙等大品种呈量价齐升态势。由于血制品供需紧平衡长期维持,且生产受限于原料血浆、无法任意扩产,因而集采风险较小。我国白蛋白目前尚由进口产品主导,静丙等品种人均使用量相比欧美尚有巨大提升空间,诸多小品种尚未获批上市,均为血制品企业的未来增长提供充分空间,全球多数地区采浆与用浆之间的缺口也为国内血制品出海带来潜在机遇。

3.供需共振,新一轮增长周期即将启动

近期行业发生积极变化,疫情促进了以静丙为代表的血制品在临床端认知的提升,十四五浆站陆续获批建成也将在短中期内为行业带来强劲增长动能。我们认为在现阶段终端需求持续旺盛的背景下,供给正处于扩张周期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重点关注有较多新浆站、且有新品种陆续获批上市的龙头企业,维持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增持评级。

4.催化剂:样本医院销售数据超预期,新浆站获批、建成,新品种获批。

5.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集采范围扩大。


张  拓-国泰君安医药资深分析师

扩张速度不减,拥抱门诊统筹

多重因素压制同店增速,2024年有望好转。2023年同店增速受甲流及二阳用药需求变化、非药处于家庭去库存阶段、客流回流医院等影响波动,2024年用药需求有望回归正常,叠加统筹药店占比提升,行业增速有望回升。

门诊统筹潜在增量空间巨大,短期负面因素有望消除。公立医院超1万亿药品销售额中,近一半在门急诊,潜在外流空间巨大。截至2023年8月,定点药店已有29%接入统筹,可有效提升门店增速。短期存在基层医疗机构接入统筹后吸引客流现象,长期由于药店的便利性、专业性、报销条件友好,后续客流有望提升。目前从医院流出处方仍较少,龙头药店积极建设互联网医院及处方流转平台获取处方,有望持续受益。

业绩增长依赖集中度提升,空间依旧广阔。中期支撑药店业绩稳健增长的核心要素仍为集中度提升,2022年零售药店CR10仅22.3%,绝大多数省份TOP1药店市占率低于25%,提升潜力巨大。目前龙头药店优势省份各不相同,更多为挤压中小连锁/单体店空间。

O2O影响有限,医保接入提升平台商家集中度。考虑实体药店高度密集,O2O渗透率提升幅度预计有限,龙头凭借供应链优势可获得更高O2O市场份额。考虑监管难度,合规程度更高的龙头药店有望受益医保接入。

风险提示:新开门店速度不及预期;门诊统筹接入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本公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网站所载内容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网站刊载或者转发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