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表示,近期在境外输入病例中发现了BA.4和BA.5毒株,且有不断增加的迹象,要高度警惕奥密克戎BA.4和BA.5境外输入传播。
不容忽视的是,BA.4和BA.5即将在亚洲大流行。有专家预测,今夏全球可能面临由BA.4或BA.5引起的新一波流行。
全球病毒基因共享数据库(GISAID)最新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位列前三的奥密克戎亚分支是BA.5、BA.2和BA.4,且BA.5近期占比呈较快上升趋势。并且,BA.4和BA.5已成为南非、葡萄牙、英国、以色列等国的主要流行毒株。
近期,法国、荷兰等欧洲多国和美国也出现BA.4和BA.5感染者增加的情况,美国正在讨论是否改变新冠疫苗的设计,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变种。
面对“狡猾多变”的新冠病毒,国际著名科学杂志《自然》最新一篇报告警告称,迅速演变的新冠病毒变异体,正使得新冠疫苗更新更加复杂化。
研究显示,感染BA.1和BA.2后,体内并不能提供对BA.4和BA.5的有效保护。意味着,BA.4和BA.5有导致新一轮大流行的潜力,针对BA.1开发新疫苗前景未卜。与此同时,使用奥密克戎毒株替代或补充原始株的二代新冠疫苗研发不断加速。
7月21日,国家卫健委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从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动机构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优化服务衔接、完善支持政策、多渠道引才育才、强化服务监管等6大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